原代细胞培养的具体操作步骤:
1.组织处理:将动物组织从机体中取出,剪碎后用胰蛋白酶等消化酶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2.细胞计数:使用血细胞计数器或其他方法对细胞进行计数,确保细胞密度适中。
3.接种培养:将细胞悬液接种到培养瓶中,加入适量的培养基,置于37℃、5% 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4.换液和传代:定期更换培养液,当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时进行传代培养,以维持细胞的生长状态。
产品货号
P-X1837
产品规格
5×105
组织来源
尿道组织
生长特性
贴壁
细胞形态
上皮细胞样
产品类别
小鼠原代细胞
传代特性
可传1-2代
用途
仅供科研
小鼠输尿管上皮细胞分离自输尿管组织;输尿管上接肾盂,下连膀胱,是一对细长的管道,呈扁圆柱状,位于腹膜后,为一肌肉粘膜所组成管状结构,沿腰大肌内侧的前方垂直下降进入骨盆。输尿管有三个狭窄部:一个在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输尿管起始处);一个在越过小骨盆入口处;后一个在进入膀胱壁的内部。这些狭窄是结石、血块及坏死组织容易停留的部位。输尿管——膀胱连接处有一种特殊结构,即瓦耳代尔鞘,它能有效地防止膀胱内尿液返流到输尿管。临床上将输尿管分为上、中、下三段,也可称为腹段、盆段、膀胱段。其中,腹段自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到跨越髂动脉处;盆段,自髂动脉到膀胱壁;膀胱段,自膀胱壁内斜行至膀胱粘膜、输尿管开口。输尿管管壁分为4层,黏膜层、固有层、肌层、外膜。黏膜层表面为移行上皮,约有4-5层细胞;固有层由细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胶原纤维和少量弹性纤维;输尿管肌层主要由内纵和外环两层平滑肌组成;外膜为疏松结缔组织,营养血管由外膜进入输尿管。其中,输尿管上皮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层。
方法简介:
公司实验室分离的小鼠输尿管上皮细胞采用先中性蛋白酶消化、然后机械分离法使输尿管分层、后胶原酶消化,并通过上皮细胞培养基培养筛选制备而来,细胞总量约为5×10?cells/瓶。
质量检测:公司实验室分离的小鼠输尿管上皮细胞经PCK荧光鉴定,纯度可达90%以上,且不含有HIV-1、HBV、HCV、支原体、、酵母和等。
培养信息:包被条件 鼠尾胶原Ⅰ(2-5μg/cm2)
培养基 含FBS、生长添加剂、Penicillin、Streptomycin等
换液频率 每2-3天换液一次
生长特性 贴壁
细胞形态 上皮细胞样
传代特性 可传1-2代
消化液 0.25%胰蛋白酶
培养条件 气相:空气,95%;CO2,5%
相关产品:
人胰岛细胞 Primary human pancreatic islet cells |
大鼠垂体瘤细胞;GH3 |
兔大隐静脉内皮细胞 Rabbit primary great saphenous vein endothelial cells |
仓鼠源细胞 |
F9 (小鼠畸胎瘤细胞/小鼠胚胎癌细胞) (种属鉴定正确) |
人肺鳞癌细胞 |
小鼠肺泡巨噬细胞 |
M18#13 |
MA-104 [MA 104; MA104] (非洲绿猴胚胎肾细胞) |
人胰岛细胞 Primary human pancreatic islet cells |
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 |
人胚肾上皮细胞系;KiMA |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的区别:
1. 细胞来源
原代培养:原代培养是指从生物体组织中直接分离出的细胞进行的培养。这些细胞通常来自活检样本或手术摘除的组织。原代培养的细胞尚未经过任何实验室的人工选择或适应。组织传代培养:传代培养指的是经过初次分离培养后的细胞,在体外环境中经过多次分裂和增殖后的细胞。这些细胞已经适应了人工培养条件,并可以通过传代方式多次增殖。
2. 培养过程
原代培养:原代培养的过程通常包括组织的解离、细胞的分离、种植和培养等步骤。原代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足够数量的细胞,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或建立稳定的细胞系。
传代培养:传代培养的过程涉及到将已经适应体外培养条件的细胞从培养容器中分离出来,然后重新种植到新的培养容器中进行进一步培养。传代培养通常需要在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或出现接触抑制时进行。
3. 细胞特性
原代培养:原代细胞通常具有更接近自然状态下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基因表达、酶活性、信号传导等。这些特性使得原代细胞成为研究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细胞行为的重要工具。
传代培养:传代细胞由于长期在体外环境中生长,可能会发生一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这些改变可能包括基因表达的变化、细胞形态的变异、生长速率的增加等。因此,传代细胞可能需要进行鉴定和验证,以确保其仍具有所需的生物学特性。
4.培养结果
原代培养:所获得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上与体内原组织相似性大,更接近于生物体内的生活状态。这种培养方法常用于研究细胞在生理状态下的生长、代谢和繁殖。
传代培养:由于细胞已适应体外环境并且增殖速度快,传代培养一般适用于获得大量同种细胞以满足实验需求,如构建组织工程产品、筛选和毒性测试等。5. 应用领域
原代培养:原代细胞通常用于筛选、毒理学测试、模型研究等领域。由于其保留了生物体的自然特性,因此被认为是更接近体内条件的模型系统。
传代培养:传代细胞被广泛用于各种生物学研究,包括基因表达调控、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等。传代细胞系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使得它们成为研究细胞生物学机制的理想模型。
6. 注意事项
原代培养:需要严格控制无菌条件,避免细胞污染;注意细胞的存活率和纯度,避免其他类型细胞的混杂;以及考虑细胞在体外环境下可能发生的表型和基因型改变。
传代培养:需要关注细胞的生长状态和形态变化,定期检查细胞是否存在污染或变异;注意传代次数,因为过多的传代可能导致细胞老化或转化。
公司正在出售的产品:
锌指蛋白598抗体 ZNF598 |
大鼠胰脂肪酶(PL)elisa检测试剂盒 |
叉头蛋白O1/O3/O4抗体 FOXO1 + FOXO3 + FOXO4 |
人鞭毛蛋白(flagellin)elisa生化检测试剂盒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III型突变体抗体 EGFRvIII |
Fish 17-hydroxypregnenolone ELISA kit |
滋养层细胞特异性蛋白α抗体 Trophoblast specific protein alpha |
鱼17-羟孕烯醇酮elisa生化检测试剂盒 |
锌指蛋白218抗体 ZNF218 |
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elisa检测试剂盒 |
核糖体蛋白L15抗体 RPL15 |
全组织衰老特异性晚期脂褐素铁还原法 |
含缬酪肽蛋白抗体 VCP |
DMRTC1蛋白抗体 DMRTC1 |
NIPA1蛋白抗体 NIPA1 |
磷酸化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抗体 phospho-Cdc6 (Ser54) |
转录因子E2F-4抗体 E2F4 |
磷酸化泛素连接酶NEDD4-2抗体 Phospho-NEDD4-2 (Ser342) |
p21活化蛋白激酶ARHG7抗体 ARHG7 |
DYDC1蛋白抗体 DYDC1 |
神经外营养蛋白3抗体 Neurexophilin 3 |
总氨基酸T-AA测试盒 80管/78样 比色法 |
细胞HHV6-A(HUMAN HERPESVIRUS 6-A)病毒 |
人舌鳞癌细胞;SCC15 |
人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ⅧAg)elisa分析检测试剂盒 |
生物钟KAT13D蛋白抗体 |
绵羊白介素12(IL-12)elisa分析检测试剂盒 |
小鼠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FGF-1)elisa分析检测试剂盒 |
冰冻切片组织EGFR 蛋白表达NBT显色光学显微镜检测试剂盒 |
大鼠钙调磷酸酶(CaN)elisa检测试剂盒 |
小鼠白介素22受体α2(IL2Rα2)elisa检测试剂盒 |
小鼠输尿管上皮细胞Propidium Iodide染色试剂盒100T |
原代细胞培养的注意事项:
一、在进行原代细胞培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二、无菌操作:整个过程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止污染。
三、细胞融合和传代:跟踪细胞的融合状态,适时进行传代,避免细胞分化。
四、冷冻保存和复苏: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细胞,可以进行冷冻保存,并注意复苏时的操作细节。
五、培养基的选择和更换:根据细胞类型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并定期更换以保证营养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