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代细胞培养的具体操作步骤:
1.组织处理:将动物组织从机体中取出,剪碎后用胰蛋白酶等消化酶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2.细胞计数:使用血细胞计数器或其他方法对细胞进行计数,确保细胞密度适中。
3.接种培养:将细胞悬液接种到培养瓶中,加入适量的培养基,置于37℃、5% 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4.换液和传代:定期更换培养液,当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时进行传代培养,以维持细胞的生长状态。
产品货号
P-X1897
产品规格
5×105
组织来源
骨骼肌组织
生长特性
贴壁
细胞形态
成纤维细胞样
产品类别
小鼠原代细胞
传代特性
可传1-3代
用途
仅供科研
小鼠骨骼肌成纤维细胞分离自四肢肌肉组织;骨骼肌又称横纹肌,肌肉中的一种,约占全身重量的40%。骨骼肌纤维为长柱形的多核细胞,肌膜的外面有基膜紧密贴附。属于横纹肌,横纹肌还包括心肌与内脏横纹肌,其中骨骼肌主要分布于四肢。每块肌肉都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器官,有丰富的血管、分布,在躯体神经支配下收缩或舒张,进行随意运动。肌肉可根据共形状、大小、位置、起止点、纤维方向和作用等命名。依形态命名的如斜方肌、菱形肌、三角肌、梨状肌等。骨骼肌成纤维细胞呈纤维状,不分支,有明显横纹,核很多,且都位于细胞膜下方。骨骼肌间质中有很多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是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成分,由胚胎时期的间充质细胞分化而来。成纤维细胞较大,轮廓清楚,多为突起的纺锤形或星形的扁平状结构,其细胞核呈规则的卵圆形,核仁大而明显。成纤维细胞功能活动旺盛,细胞质嗜弱碱性,具明显的蛋白质合成和分泌活动,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实现跟纤维细胞的互相转化;成纤维细胞对不同程度的细胞变性、坏死和组织缺损的修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刚分离的成纤维细胞呈圆形、折光性良好,悬浮于培养基中。30min细胞贴壁,其中部分开始伸出伪足,表现为小的突起;6h后细胞基本贴壁完全,伸展成梭形,胞核清晰,分布较均匀,散在生长,不聚集成团;细胞排列紧密,有的交叉重叠生长,平坦、胞体较大,细胞质透明,细胞核较大,呈椭圆形,颜色淡。细胞融合,并彼此连接成网状;细胞呈突起的纺锤形或星形的扁平分布。
方法简介:
公司实验室分离的小鼠骨骼肌成纤维细胞采用胶原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法制备而来,细胞总量约为5×105cells/瓶。
质量检测:公司实验室分离的小鼠骨骼肌成纤维细胞经Vimentin荧光鉴定,纯度可达90%以上,且不含有HIV-1、HBV、HCV、支原体、、酵母和等。
培养信息:培养基 含FBS、生长添加剂、Penicillin、Streptomycin等
换液频率 每2-3天换液一次
生长特性 贴壁
细胞形态 成纤维细胞样
传代特性 可传1-3代
消化液 0.25%胰蛋白酶
培养条件 气相:空气,95%;CO2,5%
相关产品:
兔肠间质细胞 Rabbit intestinal interstitial cells |
小鼠杂交瘤细胞株;ES |
小鼠主动脉弓内皮细胞 Mouse primary aortic arch endothelial cells |
小鼠杂交瘤细胞株;mAb D7 |
D341Med(人髓母细胞瘤细胞) (STR鉴定正确) |
人黑色素瘤高转移细胞亚系 |
大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 |
人乳腺癌表柔比星耐药细胞株 |
ME-180 (人颈表皮癌细胞) (STR鉴定正确) |
兔肠间质细胞 Rabbit intestinal interstitial cells |
人前列腺正常细胞;RWPE-2 |
人胚肾细胞-F克隆;293F |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的区别:
1. 细胞来源
原代培养:原代培养是指从生物体组织中直接分离出的细胞进行的培养。这些细胞通常来自活检样本或手术摘除的组织。原代培养的细胞尚未经过任何实验室的人工选择或适应。组织传代培养:传代培养指的是经过初次分离培养后的细胞,在体外环境中经过多次分裂和增殖后的细胞。这些细胞已经适应了人工培养条件,并可以通过传代方式多次增殖。
2. 培养过程
原代培养:原代培养的过程通常包括组织的解离、细胞的分离、种植和培养等步骤。原代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足够数量的细胞,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或建立稳定的细胞系。
传代培养:传代培养的过程涉及到将已经适应体外培养条件的细胞从培养容器中分离出来,然后重新种植到新的培养容器中进行进一步培养。传代培养通常需要在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或出现接触抑制时进行。
3. 细胞特性
原代培养:原代细胞通常具有更接近自然状态下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基因表达、酶活性、信号传导等。这些特性使得原代细胞成为研究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细胞行为的重要工具。
传代培养:传代细胞由于长期在体外环境中生长,可能会发生一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这些改变可能包括基因表达的变化、细胞形态的变异、生长速率的增加等。因此,传代细胞可能需要进行鉴定和验证,以确保其仍具有所需的生物学特性。
4.培养结果
原代培养:所获得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上与体内原组织相似性大,更接近于生物体内的生活状态。这种培养方法常用于研究细胞在生理状态下的生长、代谢和繁殖。
传代培养:由于细胞已适应体外环境并且增殖速度快,传代培养一般适用于获得大量同种细胞以满足实验需求,如构建组织工程产品、筛选和毒性测试等。5. 应用领域
原代培养:原代细胞通常用于筛选、毒理学测试、模型研究等领域。由于其保留了生物体的自然特性,因此被认为是更接近体内条件的模型系统。
传代培养:传代细胞被广泛用于各种生物学研究,包括基因表达调控、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等。传代细胞系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使得它们成为研究细胞生物学机制的理想模型。
6. 注意事项
原代培养:需要严格控制无菌条件,避免细胞污染;注意细胞的存活率和纯度,避免其他类型细胞的混杂;以及考虑细胞在体外环境下可能发生的表型和基因型改变。
传代培养:需要关注细胞的生长状态和形态变化,定期检查细胞是否存在污染或变异;注意传代次数,因为过多的传代可能导致细胞老化或转化。
公司正在出售的产品:
轴突蛋白3 beta抗体 Neurexin-3-beta |
冰冻切片组织DAP KINASE蛋白表达荧光显微镜检测试剂盒 |
骨形态发生蛋白4抗体 BMP4 |
同源相互作用蛋白激酶4抗体 |
睾丸特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6抗体 TSSK6 |
PCDHB1 |
CD39重组兔单克隆抗体 CD39/ENTPD1 |
原钙粘附蛋白β1抗体 |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抗体 TRIP |
粪便副伤A(Salmonella Paratyphi A)定性基因检测试剂盒 |
磷酸化CREB转录共激 Phospho-CRTC1 (Ser151) |
大鼠整合素αM型((ITG αM/CD11b)elisa检测试剂盒 |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4抗体 GLUR4 |
L型氨基酸转运蛋白2抗体 LAT2 |
γ干扰素诱导蛋白202抗体 IFI202 |
软骨相关蛋白CRTAP抗体 CRTAP |
BRD3蛋白抗体 BRD3 |
人瘤病毒18型E4抗体 HPV18 E4 |
白介素17受体抗体 IL17RA |
MS4A4E蛋白抗体 MS4A4E |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4抗体 FGF4 |
锌指蛋白754抗体 Anti-Rex1/Zinc finger protein 754 |
锌指蛋白BED5抗体 Anti-ZBED5 |
人小细胞肺癌细胞;DMS153 |
神经毒性因子ICP34.5(人单纯疱疹Ⅰ型)抗体 Anti-HSV 1 |
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2抗体 MDH2 |
冰冻切片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格莫瑞(Gomori)染色试剂盒 |
大鼠含球蛋白样环和上皮生长因子样域酪氨酸激酶2(Tie-2)elisa分析检测试剂盒 |
昆虫膜蛋白提取试剂盒50T |
神经突触相关蛋白SLITRK6抗体 Anti-SLITRK6 |
酰基转移酶(AAT)测试盒 |
小鼠骨骼肌成纤维细胞小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elisa检测试剂盒免费代测 |
原代细胞培养的注意事项:
一、在进行原代细胞培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二、无菌操作:整个过程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止污染。
三、细胞融合和传代:跟踪细胞的融合状态,适时进行传代,避免细胞分化。
四、冷冻保存和复苏: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细胞,可以进行冷冻保存,并注意复苏时的操作细节。
五、培养基的选择和更换:根据细胞类型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并定期更换以保证营养充足。